1978-2018上海市民生活记忆·纪录|关于上海的影像

发布时间:2024-02-27 21:16:37来源:nba小九直播浏览次数:1作者:nba小九直播高清

  由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主办,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和传播学院承办的“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上海主题纪录片展映及导演交流暨系列研讨会”于2018年11月7日至11月15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主楼402天堂影院举行。

  上海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纪录片编辑室”前主编章焜华老先生,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长江学者文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教授等上海各单位和高校的14位专家学者和百余名校内师生和校外人士参与了此次活动。该项活动的学术主持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系系主任罗薇老师,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李明洁教授是此次研讨会的负责人。

  第一场纪录片展映的是原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艺术人文频道首席导演王小龙导演的《一个叫做家的地方》,该片于2018年11月7日在图书馆402天堂影院展映。这部2000年的纪录片借李阿姨托管的小男孩儿丑丑的视角,展现了新闸桥堍附近大小弄堂的居民生活百态。

  在展映之后的研讨会上,王小龙导演首先发言认为,纪录片的价值有相当一个部分是拿时间和耐心拼搏来的。这部片子拍了三年,剪辑了40分钟。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年了,但是人文类的纪录片在中国的历史还没有四十年,上海成立“纪录片编辑室”,到了1993年电视节目才开始讲纪实,写小人物。中国越是底层的老百姓,越是不设防,这是中国纪录片之所以可能拍出底层生活的一大原因。文军教授从社会学方面出发,提出要从“空间”和“关系”上探讨时代变迁。空间可以从造桥的历史看,从跨苏州河、跨黄浦江、跨东海的桥能够正常的看到上海空间的剧烈变化。《一个叫做家的地方》中还有很多关系:家庭关系、收养关系、邻里关系和社区关系。我们还希望从人物、家庭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内部的教育关系、代际之间的教育观念的变迁来看上海的社会变化。中国高教影视委员会理事、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聂欣如教授指出,2000年的这个片子其实是在中国纪录片美学转型时期。改革开放到了2000年,收视率放在第一,成为一股风潮。在这样的关节口,体制内出来了这样的影片,它在美学上坚持了一种纪录片应该有的东西,不会为娱乐、金钱所左右的理想主义,这是这个片子弥足珍贵的原因。

  第二场纪录片是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编导、高级编辑江宁导演1992年拍摄的《德兴坊》,该片于2018年11月8日在图书馆402展映。影片捕捉了住在老式石库门弄堂“德兴坊”的三户人家,在住房紧张的条件下的生存状态和喜怒哀乐。

  观影结束,江宁导演与嘉宾和观众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德兴坊当年是291户人家,人均住房面积4.5平方米,所以上海的住房问题根本就没办法回避,上海电视台作为主流媒体又是新型媒体,很有权威。本着良心,勇敢至上,直视住房问题,对准三家,三家也很出故事。上海政法学院纪录片学院副院长邢虹文教授肯定了该部影片的划时代意义:第一讲拆迁房屋这样的社会性议题,这部片子是开山之作;第二是打破了原来的画面加解说的格里尔逊式的主观意识,打破了是宏大叙事的结构。对准普通人的生活,意味着普通人有权利在摄影机面前说话,这是非常有历史意义的。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汤惟杰副教授指出,由上海拍摄的面向上海底层民众的纪录影像,《德兴坊》是标志性的,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上海人的城市性格不一定是遗传,要看到狭小的空间对他们性格的塑造作用,这部片子就很有说服力。《德兴坊》给我们保存了很多上海市民生活的珍贵素材,全片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德兴坊》中邻里之间互相体谅、彼此帮助的温馨场面令现场观众们很有感触。

  第三场纪录片是上海电视台东方卫视中心周洪波导演2006年拍摄的《董家渡》,该片于11月14日在图书馆402天堂影院展映。影片完整记录了董家渡拆迁前拥挤、热闹、充满平民气息的社区生活。

  吕新雨教授在观影后,认为《董家渡》是一个“很有力量的尝试”。《一个叫做家的地方》、《德兴坊》包括《大动迁》都是上海的内部视角,非常地深入上海人的家庭和上海人的心灵,讲上海人怎么理解这个城市。在纪录片历史里,这个片子是异类,是从外部视角去解读日常生活。它以“空间的生死”作为主题,从空间的角度来讲上海故事,突出城市的折叠感、丰富性和复杂性。城市的肌理和褶皱是很有魅力的,上海的地气和人气蕴藏在折叠的空间里。 中国社会学会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赵晔琴副教授认为影片中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对城市空间建构的讨论。导演用董家渡渡口的五次摆渡,构成了结构线索。从浦西到浦东,是一种跨越,从老的、旧的到新的、现代的,有很多片段的拼接展现了阶级的混居、空间的多维度,是实体的空间到社会性空间的连接。在与同学的对谈过程中,周洪波导演表达了自己的创作设想,他运用长焦镜头对人物和空间进行捕捉,然后用完整镜头保管时间和空间,让电影避免分切镜头,从而形成视觉的延绵和节奏感,坚持用一个镜头展现空间的完整性,把人和空间的关系表达出来。《董家渡》因此才能给观众带来对社会循环往复的认识。空间的发生、发展、消逝然后传世的过程,也是上海城市更新换代的过程。

  第四场纪录片是上海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纪录片编辑室”前主编章焜华导演1994年上映的《大动迁》,该片于11月15日在图书馆402天堂影院展映。该影片聚焦搬迁户当时的困境和国家建设的需要,真实记录了上个世纪上海成都路高架桥建设前搬迁户的安置过程,保存了上海历史上最大一次10万人大动迁的历史记忆。

  章导在展映后强调,纪录片必须真实,并且一定要有档案价值。《大动迁》是上海市政建设的一份档案,这份档案只有在当时及时的把它记录下来才有,过了这一个时间点,这一个档案就没了;它必须是当时上海市民心路历程的一份档案。从纪录片本身来讲,它应该是记录时代,哪怕你记录一个个人,也是记录一个时代,因每个个人都体现了时代的某一个方面或者某几个方面的一些因素。上海电视台全纪实频道叶蕾总监对章导表达了由衷的敬佩。她认为,这部片子是应该放在档案馆或者是博物馆这类地方的,而不单单是躺在片库里,“他的视角,他本身的对纪录片的深刻的理解和对这个时代历史的责任感,我觉得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是很多导演所没有的。正是有这样的一份责任感,才让我们能看到25年前上海这座城市是啥样子的”。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丁金宏教授指出:“《大动迁》,实际上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上海居民是位于‘社区人’和‘单位人’两个交集上的群体。我们现在的社会对个人的权利很尊重,尊重个人意识的觉醒。那个时代的人可以为国家、为大我牺牲小我。这个时代的人,大我更尊重小我。这两个时代和两种心态都值得记录。”

  本次活动囊括了改革开放40年间记录上海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市民集体记忆的4部优秀路标性纪录片,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活动希望能够通过真实的影像记录片,来呈现四十年来上海民众日常生活的变迁;通过邀请导演和相关学科专家进行对谈与研讨,深入挖掘四十年上海市民记忆的社会伦理。展映结束后,现场一位同学要求发表感言,他说:“一个好的纪录片莫过于既能记录时代,也能记录人心。这些纪录片并没有过多的镜头技巧或形式上的讲究,画面和音乐都没有太过抢眼之处,但是它们贴着生活本身的肌理,让观众有强烈的切肤感。”

  此项活动的学术主持兼现场研讨会主持人罗薇老师在总结发言中说:“感谢这些纪录片人对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城市和人的记录。正因为纪录片制作者对纪录片的喜爱,他们对纪录这个城市心怀责任,才有了这些重要的历史见证和影像留存。我们把这样的展映放在高校里面,就希望把这些带着历史记忆的纪录片尽可能传递下去,让同学们看到今天我们享受到的国际化的上海,源于多少人的牺牲、理解、建设和奉献。”

  此次活动与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承办的《上海1978-2018:市民生活与社会记忆》展览相配合,相互支撑和补充,起到了引导师生和社会公众,透过上海四十年发展这一典型个案,认识国情,理解开放,更深切地体认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历史性意义的作用。活动总负责人李明洁教授在总结陈词中强调:“希望这个活动能让所有的参与者对改革开放40年有真切和具体的回顾。如果说40年的改革开放在上海是一部连续剧的话,那么每一位市民都是这部现实主义实景剧目的主人公”。我们借此回顾过去,更满怀信念地面向未来。

上一篇:70年前的今天上海全境解放!这些珍贵档案见证了1949年大上海的惊心动魄 下一篇:“龙币”“龙钞”第一批兑换明日截止 赶忙“捡漏”